据彭博社报道,iphone15已开始在富士康印度工厂生产,这是印度首次与中国同步生产苹果最新机型。
去年印度生产iphone14的时间还落后于中国6-9个月,今年就已几乎同步。印度制造大有取代中国制造之势,这也是莫迪近些年来的雄心。
然而印度想要取代中国,只怕没那么容易。
01、承接苹果产业链,印度争当世界工厂
印度制造一直是莫迪的雄心和心病,引入苹果这一全球电子产业的龙头企业,是印度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一步。
自2017年,印度就开始以巨额补贴为诱惑,力邀苹果将果链转移至印本土,同时要求富士康和纬创也到本土建厂。
一直担心对中国依赖度过高的苹果,对印度也是“郎有情妾有意”,先是邀请中国代工厂转移,去年则开始了威胁,“不转移的工厂,将不再合作”。
为了能跟着苹果喝口汤,苹果各大供应商也不得不来到印度。如富士康此前解散了大陆32万工人,将3000亿产能转移印度,并花费70亿在印筹建工厂。
今年6月,莫迪再次为“印度制造”的雄心奔走访美,先后访问了多家美企巨头,成功获得库克“欢心”。8月,印度就开始承接iphone15的量产工作,基本达到了与中国同步。苹果公司还计划2025年将25%的生产转移到印度。
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预测,明年印度在全球手机尤其是苹果品牌的份额将大幅提升,很可能会对中国产生威胁,印媒也因此十分自信:“印度制造正在超越中国!”
02、想抢中国饭碗?印度还没本事端碗
莫迪的印度制造雄心,看似推进得“热火朝天”,然而印度却根本支棱不起来。
此次印度引以为傲的iphone15量产,主要零部件和关键原材料还是需要全部从中国进口。更致命的是,印度产出质量更是堪忧,塔塔集团旗下一家工厂的良品率不足50%,根本达不到质量要求。
中国的制造业和科技发展水平,远非印度可比。鸿海一位高管断言,印度无法像中国一样成为全球科技产品制造中心。外媒也指出,印度难以撼动中国制造地位。
中国制造业不仅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供应链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近年来更是开始向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业和前沿科技发展。如新能源领域,我国弯道超车,汽车出口量也一跃成为世界第一;以“畅络因”为代表的长寿科技,我国也成功实现反超,成为领先的生命科技大国。
10年前哈佛实验室发现了畅络因制品的核心成分“SRIT因子”,具备抵挡岁月摧残的潜力。靠着发表于《Cell》上受试生命拉长30%的结果,吸引了全球顶尖富豪的眼光,原料甚至曾被炒至百万一瓶的天价。
此后数年,美日一直在该领域处于压倒性优势地位,常年以2万一瓶的价格收割全球。
直至我国科学家开始在这一研究方向上发力,2017年,利用生物酶法技术,成功突破原料提取难题。不仅成本下探90%以上,原料纯度也被大幅提升。复昕检测显示,纯度已高达99.99%。
成本下跌,带来了普惠的成品价格。目前亰东平台,畅络因类制品仅需千元级别,即可尝鲜。参考评论区,不乏“体力恢复、气色变好”的反馈。我国出产的SIRT因子原料也成为哈佛实验室的指定原料,更被其教授大卫写进论文当中。我们在前沿科技上的成就,已逐渐获得全球认可。
而反观印度,别说在前端科技方面的发展,甚至连企业最基本的生长环境都没有。
富士康赴印度建厂,半导体项目却迟迟未给审批,只能无奈宣布退出这一项目;小米则被强行安上“作假帐”的罪名,不仅要缴纳5.58亿罚金,价值48亿的资产也被扣押。印度早已成为全球闻名的“跨国坟场”,想抢走中国的饭碗,只怕还差得远。
03、挖掘高端制造潜力,稳住中低端制造业基本面
随着我国人力成本的提升,劳动密集型以及低附加值制造业向外转移的趋势难以阻挡。但目前为止,我国的应对十分稳定。
一方面,我国产业转型已取得初步成效,高附加值的中高端制造业已有所收获。
今年的进出口中,汽车、光伏、电子产品等高附加产值的产品和行业则普遍呈上涨状态,上游下游表现均属亮眼。今年第一季度,机电等产品更是支撑起一半出口份额,带来了超过13%的出口增长。
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也并非全面抛弃中低端制造业,而是着力于产业整合,提升生产效率,提高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在多层次稳步发展的情况下,相信我国依然能够保持韧性,实现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