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数码领域,iPhone只有一个,但iPhone背后的供应商却成百上千。因此对不少屏幕厂、电池厂甚至是金属加工厂来说,加入苹果供应链,成为iPhone背后的供应商,这不仅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遇,更是自己产品受业界认可的金字证明。
前不久,国内知名屏幕生产厂商京东方就被曝出「通过了苹果的质量标准,正式成为苹果供应商,并开始为iPhone12提供柔性OLED屏幕」。这意味着在未来,我们很可能会用上搭载「国产屏幕」的iPhone手机了。
等等,「京东方为iPhone供应屏幕」这条新闻是不是以前在哪里看过?没错,早在2017年,网上就有传言说京东方要开始给iPhone供应OLED屏幕了。
时间回到2017年,当时苹果推出了采用OLED屏幕的iPhoneX手机。作为标志着苹果「下一个十年」的里程碑,iPhoneX实现了iPhone不少「第一次」:第一次使用异形屏幕、第一次使用人脸识别、第一次使用全面屏手势、第一次标价999美元等等。但要说iPhoneX最大的特点,那肯定还得是几乎边到边的屏幕显示与等宽的屏幕边框。
为了实现屏幕等宽边框,苹果在iPhoneX中引入了柔性屏的设计,通过弯折屏幕的方式将原本突兀的驱动板「折」到了手机屏幕背面。而这种高素质折叠屏幕,在当时只有三星能批量生产,自然也造价不菲。网上就有消息指出这个屏幕单元仅造价就要80美元一件——即使是iPhone的产量也只能将成本分摊至80美元,实际成本与制造难度可想而知。
凭借三星的技术与「苹果认可」这句广告词,三星OLED面板迅速席卷手机市场,更曾获得接近90%的市场份额,这近乎垄断的市场地位也为三星带来了大量的利润。大概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互联网上响起了「京东方给iPhone供应屏幕」的声音。
对三星的巨额营收,师承三星的京东方看在眼里,红在眼里,并最终将其化为动力。2017年,京东方宣布第六代柔性屏生产线提前量产,这是当时世界上除了三星外唯一的第六代柔性屏生产线。由京东方生产的柔性OLED屏幕,也被运用在小米、华为等国产手机屏幕上。
但成为苹果供应商显然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的事情,除了要拿出符合苹果严苛标准的产品,京东方还需要拿出「苹果」级别的产量。什么叫苹果级别的产量?2020上半年iPhone11卖了超过3370万台。按照这个数据推测,如果三星、LG与京东方三个品牌平分订单,即使京东方能保证90%的良品率,也要实现接近一年2500万片的产量。
对此,京东方也开始大量融资设厂增加生产线,借此提高自己的产量。16-18年间国内共投入了3500亿元用来扩建AMOLED产线,高额的投入也为京东方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因此京东方也曾向多家银行贷款扩建产线。
此时此刻,拿下苹果订单,对京东方来说已经不只是「名片」那么简单。
对京东方来说,加入苹果供应链体系有三大好处:
加入苹果供应链意味着京东方能吃到来自苹果的巨额订单,这对贷款扩产的京东方来说是宛如泥潭中的求生梯,是缓解京东方财务压力最有力的做法。其次,加入苹果供应体系意味着京东方能享受到苹果体系内的「隐形福利」,比如能在苹果的要求下优化生产流程,这对于扩产不久的京东方来说是也一次难得的改进机会。
最后,成为苹果供应商也有助提高京东方自己的生产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其他产品线的良品率,也有助于提高京东方对其他品牌订单的议价能力,为京东方带来更丰厚的长远收益。
另一方面,将京东方纳入到自己供应链,对苹果来说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首先,京东方的加入可以缓解苹果的采购压力,降低苹果过去对三星屏幕的依赖。过去三星凭借OLED统治地位获取了巨大利润,同时也让三星有「卡苹果产量」的能力。即使苹果后续引入了来自LG的OLED屏幕,LG屏幕每年「例行翻车」的情况依然为苹果带来了不少麻烦。
此时引入新供应商,赋予了苹果灵活调整供应链的能力,同时也能降低苹果对三星OLED屏幕的长期依赖,给苹果指明了「自建屏厂」外的另一条路线。当然了,引入第三家供应商,也能有效地控制元件成本。在三星屏幕价格居高不下时,京东方的出现可以有效地控制屏幕采购价格,从而降低整机BOM价格,为苹果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
但我们都清楚,成本降低和售价调低是没有任何必然联系的两件事。对手机品牌来说,压缩成本只是提高利润率的表现,并不是产品降价的理由。2021年「薄利多销」一词已经从手机品牌的字典里消失。因此即使真的改用京东方OLED屏幕,iPhone售价也不会为此调低哪怕一元。
不过在京东方加入苹果供应链后,先进的屏幕技术也很可能会随着京东方屏幕出现在其他品牌的手机上。在其他品牌手机上使用iPhone同标准屏幕,对消费者又何尝不是个好事呢?
本文转自:雷科技
原文链接:《京东方又又又又进入苹果供应链,这回真的能成?》丨作者:一位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