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的屏下前摄,或许还有待技术进一步成熟才会出现。
日前有爆料显示,苹果方面正在测试的 iPhone 16 Pro 中包含一款配备单开孔的原型机,也可能是在为 2025 年的 iPhone 17 Pro 系列做准备。由于为了确保前摄的成像质量,苹果方面至今没有将摄像头做到屏下,因此这一原型机大概率将会是一款可支持 3D 人脸识别的开孔屏。
此前显示供应链咨询公司(DSCC)首席执行官 Ross Young 也曾指出,虽然相关测试可能最早在 2022 年就已开始,但不要指望屏下 Face ID 会在 2025 年之前的 iPhone 上出现。他还预测,iPhone 系列的标准版机型预计将在 2027 年才会引入屏下 Face ID 以及开孔屏,Pro 版则可能会在 2025 年引入屏下 Face ID,但要到 2027 年才将屏下摄像技术引入。也就是说在 2027 年前,大概率还只会见到采用开孔屏的 iPhone。
对于用户来说,手机拥有一块完整视觉效果的屏幕无疑是最为理想的状态,但由于受到相关技术的限制,现在用上这一技术的机型并不多。尤其是对于苹果来说,虽然目前 iPhone 系列机型所配备的多孔开孔屏能够借助 " 灵动岛 " 实现弹出提醒及实时活动,但其在部分场景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短时间内也很难快速改为单孔开孔屏。
其中 " 灵动岛 " 自然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由于该功能目前已经在 iPhone 15 系列的全系机型中配备,如果换用单孔开孔屏,也就意味着 " 灵动岛 " 必然需要要重新适配。由其在目前有传言称苹果方面全力攻关 iOS 17 的情况下,这种类似 " 伤筋动骨 " 的方案显然实现的概率并不大。
苹果屏下 Face ID 相关专利示意图
事实上,屏下 Face ID 的传言由来已久,根据 2022 年初美国商标和专利局(USPTO)公开了一项专利信息显示,其包括了压力、光学、测距(激光雷达)等大量传感器嵌入屏幕下方的方式实现,同样能够实现 3D 人脸识别。同时这一专利中还提及了使用透明窗口来适配的可能。但当有传言显示,由于苹果在这一专利中所使用的屏幕有 13 层,而通过这些区域的光传输最多会减少 80%,因此难点是减少传感器区域的层数。
所以降低技术难度最简单的方式,自然就是直接保留开孔,不使用尚未完全成熟的屏下摄像技术。当然,采用屏下摄像技术的好处也很多,最直观的就是能够为用户提供一块具备完整视觉效果的屏幕。但其较大的一个难点,则是屏幕透光率,以及环境光对于成像质量的影响至今仍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
而且之所以在这一专利中仅提及了屏下 Face ID,而是同时采用屏下摄像的重要原因,或许就是当前屏下摄像技术虽然能够满足部分影像功能,但还无法满足安全性更高的 Face ID 要求。
Face ID 的原理是将通过深感摄像头投射、并分析数量庞大的点,来捕获准确的人脸面部数据,进而创建面部深度图,同时还将捕获相应的红外图像。而屏下摄像技术由于缩小了开孔、采用 " 波浪形 " 透明引线等方式,对于获取这些数据会造成一定的干扰。因此基于 " 只将最成熟的技术应用到 iPhone 上 " 这一理由,苹果方面至今也没有将屏下 Face ID 商用。
即便苹果方面出于各种理由至今没有将屏下 Face ID 大规模应用,但目前在安卓阵营已有部分厂商将屏下摄像技术量产,并且大多都用在定位较高的旗舰产品上。事实上,这也是相关厂商为了提供产品差异化体验的考量,并试图在同类产品中实现人无我有的目的,进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但现阶段配备屏下摄像机型,基本都不会宣传前摄的影像能力。以三星 Galaxy Z Fold5 为例,其内屏的屏下前摄仅为 400 万像素,这在如今入门级机型前摄都已步入千万级像素的情况下,似乎是不可想象的,但如果考虑到其外屏还配备了一枚前摄,以及折叠屏机型的差异化,显然采用这种方案也是可以理解的。
需要指出的是,导致屏下摄像技术在历经多次迭代后仍然无法成为市场主流的重要因素,显然是还没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即便 " 真全面屏 " 或许能够为用户带来视觉上的震撼,但在如今自拍、直播、Vlog 流行的市场环境下,仅仅为了视觉效果而降低前摄的实用性,显然并没有多少用户能够接受。而目前采用这一技术的机型寥寥无几,其实就已经能够说明问题。
此外,成本无疑也是导致屏下摄像无法成为主流的一大因素。由于现阶段配备屏下摄像的机型并不多,所以也就意味着手机厂商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去专门定制屏幕及相关元器件,在用户数量并不乐观的前提下,这就大概率会成为一笔亏本买卖,所以大多数厂商对此兴趣不大也是有理由的。
而且相对安卓阵营的厂商来说,如今在安全上更多选择是指纹识别方案,面部识别反而并非 " 刚需 "。所以当用户对于屏下指纹识别方案已经有了极高接受度的情况下,厂商去花费更多成本来使用屏下摄像技术,并提高其安全性的投入产出比显然并不乐观。
所以截至目前,屏下摄像暂时在手机市场还属于相对小众的方案,虽然也有部分安卓机型配备,但由于技术端的固有缺点,暂时还无法完全取代主流的各类开孔屏。同时由于其成像质量尚无法满足更高安全性的需要,也导致 iPhone 引入的时间还遥遥无期。而屏下 Face ID 目前虽有相关专利做支撑,但由于市场策略、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得其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引入到 iPhone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