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贩零食行业迎来新变革,鸣鸣很忙首推自有品牌
量贩零食行业在经历了一场激烈的万店争夺战、价格战及加盟商竞争后,于2025年初再次掀起波澜。此次变革的引领者是行业头部玩家之一——鸣鸣很忙,其在2月17日举办的“2025鸣鸣很忙省钱发布会”上,正式宣布推出自有品牌,成为该行业内的首个尝试者。
自有品牌并非新鲜事物,山姆会员商店、胖东来等零售巨头已通过自有品牌提升了品牌力、实现了产品差异化并优化了利润空间,成功打破了行业内的低价竞争僵局。然而,在量贩零食行业,这一策略尚未有人涉足,因为推出自有品牌需要强大的门店规模和深厚的供应链支撑,没有足够实力的企业难以轻易尝试。
鸣鸣很忙显然具备这样的实力。作为一家善于捕捉消费者趋势并及时调整策略的企业,鸣鸣很忙在2024年率先推出了大号包装的零食和自营的“大零食店”,此次推出自有品牌也是其创新精神的延续。据悉,鸣鸣很忙目前已有30余款自有品牌产品,涵盖零售和日用品类,计划在今年3至4月陆续在门店上线。
自有品牌的推出,标志着量贩零食行业开始进入更为成熟的发展阶段。过去,这一行业主要满足了消费者对“性价比”的需求,而现在,随着自有品牌的兴起,行业正逐步转向满足消费者“质价比”的需求。正如7-11创始人铃木敏文所言,零售的本质就是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
自有品牌的热潮在全球范围内都在持续升温。根据Circana的报告,2024年全球自有品牌的销售额达到了创纪录的2710亿美元,其中冷藏食品、休闲食品和饮料的增幅尤为显著。在中国市场,自有品牌的发展同样迅猛,2022年至2024年间,平均每家零售商每年新开发的自有品牌产品数从83个增长至142个,年均更新率高达80%。
鸣鸣很忙的自有品牌策略,旨在通过低价和高质建立产品力,并通过品控提升用户信任度。为此,鸣鸣很忙将产品分为红标和金标两个系列,红标系列主打低价,延续“超省钱”的理念;金标系列则主打高品质的同时保持性价比。鸣鸣很忙还计划通过给自有品牌生产工厂安装摄像头、推动厂商去除特定添加剂等措施,提升消费者端的信息透明度。
量贩零食行业切入自有品牌,是行业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的标志之一。过去两年,量贩零食行业主要处于门店加密、争抢加盟商和选品同质化的竞争阶段。随着鸣鸣很忙和万辰集团先后宣布突破万店,行业格局基本形成,推出自有品牌成为迈向精细化运营的关键一步。同时,消费者对这一渠道“货”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多、快、省”转变为在基础品上追求质价比,在差异化品类上追求特色。
鸣鸣很忙的创始人赵定认为,自有品牌是破除内卷的有效方法之一。他提出,量贩零食行业在过去两年火起来的原因是满足了消费者的“性价比”需求,而切入自有品牌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质价比”的需求。为此,鸣鸣很忙不仅推出了自有品牌产品,还宣布全面铺开3.0店型,推出“赵一鸣省钱超市”,在原本零食饮料的基础上,新增涵盖百货日化、文具潮玩、烘焙等多元化产品。
这一变革不仅是对产品线的拓展,更是对零售模式的升级。鸣鸣很忙的3.0店型,不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产品选择,还通过增加服务提升消费体验。例如,设置早餐“黄金三角”区和一人食区“即热套餐”,满足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这种围绕社区长出来的近场零售场景,用户的消费频次更高,且有更多场景开发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