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零售业的复杂格局中,传统商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是全国性品牌如永辉、高鑫零售加速转型,另一方面则是区域商超在本地化与规模化之间艰难求生。近日,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信超市”)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试图通过资本市场寻求突破。
宏信超市,这家总部位于江苏扬州的连锁超市及便利店运营商,主要集中在江苏苏中地区,以“宏信龙”品牌经营零售和批发业务。然而,宏信超市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早在2024年6月,公司就曾冲刺港股IPO,但因未能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聆讯而导致资料失效。
根据宏信超市最新的招股书,绰耀资本担任其独家保荐人。公司成立于2005年,由宏信商贸与江都区供销系统工会委员会共同创立,2007年转为股份有限公司。此后,宏信超市通过收购宏信商贸的大部分股权,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
然而,尽管成立已有20年,宏信超市的发展却似乎陷入了瓶颈。截至目前,公司在江苏省经营着52家超市和107家便利店,主要集中在扬州市,泰州市仅有少量门店。值得注意的是,宏信超市曾尝试在江苏省外拓展,如2020年进军安徽省,但如今省外门店已全部关闭,所有门店均集中在江苏省内。
在财务表现上,宏信超市同样面临挑战。招股书显示,公司近年来营收增长乏力,甚至出现负增长。零售业务营收大幅下滑,而批发业务则有所增长,但总体营收仍稳定在14亿元左右。电商业务虽然有所发展,但占比仍然较低,与永辉超市、大润发等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更严峻的是,宏信超市的偿债压力巨大。流动负债持续增长,而手头现金不足以覆盖短期债务。未来,若无法通过IPO或外部融资缓解资金压力,公司可能陷入流动性风险。同时,公司在应收账款的回收方面也存在困难,资金回笼速度变慢,增加了资金风险。
在市场竞争方面,宏信超市同样面临巨大挑战。扬州作为公司的大本营,已涌入大润发、盒马鲜生、全家等品牌,这些企业凭借全国供应链、会员体系与数字化能力,对宏信超市形成了巨大压力。与此同时,区域商超群体分化,步步高、永辉等企业在学习胖东来后实现了单店日销大幅增长,而未能成功转型的区域商超则陷入困境。
胖东来的成功经验为传统商超提供了启示。胖东来通过极致的服务和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薪酬,确保了团队的稳定性和消费者的忠诚度。同时,胖东来大力做好自有品牌,淘汰同质化商品,以少于同行的SKU吸引了更多消费者。未来,宏信超市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或许需要向胖东来学习,建立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